镜头连中外|贵阳米兰:东方美学对话世界潮流-新华网
新华网 > 文化 > 正文
2025 04/28 08:56:43
来源:新华网

镜头连中外|贵阳米兰:东方美学对话世界潮流

字体:

  这是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拍摄的竹编工艺展品。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pagebreak

  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工作人员在调试竹编音响。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发

pagebreak

  这是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拍摄的由中意共同合作设计的、运用贵州蜡染工艺制作的牛仔裙。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pagebreak

  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意大利设计师与参展嘉宾观看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陈列的银饰展品。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发

pagebreak

  这是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拍摄的由中意共同合作设计的竹编音响。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pagebreak

  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参展嘉宾观看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陈列的运用贵州蜡染工艺制作的牛仔裙。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发

pagebreak

  这是4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设计周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区拍摄的由中意共同合作设计的银饰键盘。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pagebreak

  这是4月2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拍摄的贵州工业设计城外景。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pagebreak

  4月19日,工人在贵州省正安县吉他产业园内制作竹电吉他。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pagebreak

  2月18日,意大利设计师(右一)在贵州采风获取设计灵感。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发

pagebreak

  4月22日,设计师在贵州工业设计城内展示竹电吉他。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pagebreak

  4月22日,设计师在贵州工业设计城的工作室内工作。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pagebreak

  这是4月22日在贵州工业设计城内拍摄的创意民族特色字体。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pagebreak

  4月22日,设计师在贵州工业设计城的工作室内工作。

  2025米兰设计周上,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贵州工业设计城携34件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作品亮相,以“相遇于时空边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米兰设计周素有设计界“奥林匹克”之誉,在米兰艺术画廊“ARTOPIA GALLERY”的200平方米展区内,贵州竹编工艺与现代音响技术结合的竹编音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打造的银饰键盘、刺绣与广东牛仔面料碰撞的服饰系列等展品,吸引众多国际设计师驻足。

  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介绍,展品创作历时5个月,参与展品设计的意大利团队“梵比欧”深入贵州苗乡侗寨采风,将蜡染的靛蓝、苗绣的繁复图腾转化为国际设计语言,形成独特的“黔式美学”。

  随着竹电吉他奏响的侗族旋律在展馆回荡,这场东方与西方的设计对话,正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写下新注脚。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