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人民政协报》刊发文章《杭州市政协聚焦提振消费开展专题协商 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正“提速”》,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全市政协组织和各级政协委员,要带头响应政府号召,用好政府‘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厨卫局改和企业设备更新等促消费政策,释放个人、家庭和企业消费需求。委员企业家要坚持主责主业,练好企业内功,做好消费服务,提升品牌质量。各专委会在组织调研、考察、接待等工作时,要注意发现与消费相关的问题,推介杭州的产品和消费环境……”近日,杭州市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大力提振扩大消费 增强消费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专题协商会。会场内,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的话语让委员们助力实现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大省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的信心更加坚定。
消费是经济向前发展的底层逻辑,是实现内循环、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对政府来说是一场持久战,对政协来说,也是一项常做常新的经常性履职课题。今年以来,杭州市政协组织相关党派、委员、专家和代表性企业成立课题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学习借鉴消费发达城市先进经验,形成1份主报告和20份子课题报告。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商企代表与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进一步增强消费意愿、激发消费潜力、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的良策。
推动杭州从旅游城市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能级,刺激城市经济增长。王淑翠委员代表民进市委会建议,打造一批特色消费场景,实施精细化消费引导,提升国际化消费的便利性。
“小店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不仅是民生就业的稳定器,更是城市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市政协委员李林蔚代表农工党市委会建议,通过聚焦“品质感”、赋能“经营力”、增强“数智化”等举措,繁荣小店经济,塑造城市的烟火气。
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是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文旅融合、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拱墅区政协副主席吴伟建议,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和商贸产业优势,通过丰富业态层次、打造个性化夜消费标杆等举措,持续打造“夜购、夜食、夜娱、夜游、夜秀”多元业态并存的消费格局。
来自市政协经济委、省商务研究院、民盟市委会、致公党市委会、市工商联、富阳宝鑫蚕桑专业合作社、万象城、绿城中国等的10位代表先后发言。市委常委、副市长方毅与发展改革、商务、住保房管、民政、综合行政执法、文旅、市场监管等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边听边记,并积极回应。
开展专题协商,发现问题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做好后半篇文章。据了解,杭州市政协将围绕大力提振扩大消费、增强消费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聚焦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等,深入调研、持续建言,助推相关建议落实,为打造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作出政协贡献。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