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国际地位。新年伊始,在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再一次激起科技工作者的共鸣。
近期,《中国科学报》开设“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专栏,邀请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机构负责人畅谈参观感想,展现科技工作者在“两弹一星”精神激励下,坚守报国初心、追求科学梦想、勇攀科学高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的崭新风貌。
“两弹一星”是以举国之力推进科技攻关的成功典范,它的成功离不开全国“一盘棋”的协同攻关和“大兵团作战”的组织模式。空天院的组建同样也是一场具有魄力的改革,是在中国科学院党组领导下开展体系化建制化科研的典范。当前,空天信息领域已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我们正在以国家的使命任务为研究目标,开展国家需求导向性研究,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新时代,新征途,空天院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动力,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坚持体系化建制化科研,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攀空天信息科技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在全院上下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时期,授时中心也站在改革创新发展的全新起跑线上。我们将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严格按照“里程碑”节点和有关指标要求,集聚院内外优势力量,强化协同攻关,做好支撑保障,努力在时频领域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以“抢”的意识、“高”的标准,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从敦煌授时台发出的试播信号到中国空间站时频实验获取的宝贵数据,从自研原子钟的“分秒必争”到全球时频领域的每一次追赶超越,不仅是新时代授时人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致敬,更是中国科技力量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强音!
一代又一代的紫金山天文台科学家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使其融入每位“紫台人”的血脉之中。从青年时代的张钰哲学成回国前“科技学应家国需”的内心呼唤,到前不久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李婧率领团队“用中国技术点亮未知星空”的豪情壮志,这种代际传承是科技发展的延续,更是精神力量跨越时空的共鸣。从参与“两弹一星”任务积累的宝贵历史遗产,到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使命延伸,紫金山天文台将不断谱写新时代“星辰大海”的崭新篇章。
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所展现出的“两弹一星”精神,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也是当代科研工作者勇毅前行、攻坚克难的动力源泉。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做到国家至上、科技报国,而生物医药的最终目标是守护人民健康。随着牛顿路研发园区的建成,上海药物所将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加速汇聚各方创新要素,依托重大科技任务,组织跨学科团队协同攻关,力求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推动中国原研药物研发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勇担科技力量应有的使命,做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为全球健康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