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滑动开启高端科普

850万公里太空救援!我国建成世界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顶刊论文解读】比A4纸薄百万倍!科学家如何用“原子级”级压术“重塑金身”?

3月13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突破性成果:他们成功制备出厚度仅为一张普通A4纸百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这项被誉为“开创二维金属研究重要研究领域”的突破,或将重构未来电子技术的底层逻辑。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 农业怎么赚大钱?数说“从头到尾”的增值密码

    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将田间地头的丰收,转化为舌尖上的富足。

  • 科普长图|从长城到秦岭,南极冰川上的中国印记——纪念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40周年

    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前行。中国南极科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南极这片冰雪大陆上书写着中国奇迹。

  • 科普长图丨荒漠化防治:点沙成绿的中国画卷

    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曾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防沙治沙,数十年逐绿前行誓让荒漠重披绿装。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其荒漠化面积之广、受影响人口之众、风沙危害之烈,均令人瞩目。
            荒漠如织,黄沙漫漫,不仅侵蚀着国家的生态屏障,也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幸福生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始终站在与荒漠化抗争的最前线,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生态史诗。

  • 看“空中变形金刚”如何俯察神州大地?

    从人迹罕至的帕米尔高原,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从极光绚丽的漠河,到临近赤道的曾母暗沙,地大物博的中国,如何丈量?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我们为“降级”而开心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国帮助112种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60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不断传来物种受威胁程度“降级”的好消息。一张数据长图,一起见证“降级”的快乐及背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