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发言摘登之四丨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贯穿西藏政协工作全过程

2025-04-2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只有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只有牢牢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一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才能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西藏自治区政协牢记嘱托,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深刻领悟核心要义,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赋予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延绵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专门作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强调,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体现了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为西藏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西藏自治区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创新推出“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这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金钥匙”,科学明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这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总抓手”,全面铺开“三个意识”教育和“四大工程”“六项行动”实践热潮,昂首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壮阔征程上。西藏自治区政协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持续在“中心环节”“双向发力”“三个重要”上下功夫求实效,教育引导委员和界别群众深入学习“四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准确把握内在联系,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使命感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先秦时期,中华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和发展了青藏高原。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为吐蕃带来大量先进生产技术、史书典籍和农作物种子,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公元1247年的“凉州会谈”揭开了西藏历史发展新的一页,形成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这一重要历史性文件,自此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进行有效的行政管辖。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直接治理西藏,明朝沿用元代管理方式推行“多封众建”政策,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西藏地方治理。清朝后期,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西藏,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展开了英勇的反分裂反侵略斗争,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的历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的历程。和平解放后,全国各地各民族干部、技术人员、经商务工人员来到西藏,参加西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并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任务,实现了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西藏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西藏实际情况作出重大部署,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大踏步发展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指引西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西藏踏上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新时代新征程,西藏自治区党委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良好发展景象。西藏自治区政协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立足西藏特殊重要战略地位,深刻把握西藏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把各族各界人士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充分发挥显著政治优势,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贯穿西藏政协工作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用“三个作为”“三个有利于”概括了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作用,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西藏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显著政治优势,全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力服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各项工作,为助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广泛凝心聚力。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西藏自治区政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充分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牢牢把握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点地区的战略地位,把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组织参加政协的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能,服务人口素质提高、推进人心凝聚、加强人才培养,助力党委、政府增进民生福祉,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西藏自治区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健全“五个联系”工作机制,打造“雪域同心”品牌,汇聚起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学理论”筑同心,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搭建“政协讲堂”导学、“政协书院”联学等平台机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学习会等形式,打造“书香政协·委员读书”等品牌,推动各族各界人士进一步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交朋友”聚民心,坚持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开展政协常委联系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政协干部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五个联系”活动,常态化举办自治区各族各界春节藏历新年茶话会等团结联谊活动,引导广大委员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讲故事”强信心,编辑出版《委员故事专辑:我的履职故事》,召开讲好新时代“委员故事”“西藏故事”现场会,通过“小而美”的故事引导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心关怀,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西藏自治区政协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召开“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和方法路径”“在政协委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专题协商活动,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在促进多元文化完美融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开展委员考察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施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委员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深入揭批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严厉批驳美国通过所谓“涉藏法案”扰乱西藏稳定大局的政治图谋,始终做到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分裂斗争等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行动坚决,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只有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只有牢牢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一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才能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强大合力。西藏自治区政协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对政协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政协统战组织功能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王刚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